导语:16栋楼房竟然只住骨灰盒?值得关注的是:公益性骨灰堂被改成“祠堂”出售,到底合不合法?
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,一处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,并违规出售。据报道,该建筑群共16栋楼房,目前小区已“入住”3千多家族,骨灰盒接近十万个。
图片来源网络
值得关注的是:公益性骨灰堂被改成“祠堂”出售,到底合不合法?
一、首先,从建设规模来看,这个陵园的占地面积显然是远远超出了《天津市殡葬管理条例实施办法》所限定的面积上限,严重违反了该实施办法的第九条:“乡、镇、村公益性墓地占地不得超过7000平方米,区、县公益性墓地占地不得超过335000平方米,每个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。”而且从单位面积来看,恐怕也远超出了1平方米。
其次,从陵园的形式来看,也是严重违法的。咱们国家是明令禁止建设住宅式公墓的。如果这个项目是有相关建设手续的,这些手续又是如何通过的呢?背后是否有一条灰色的利益链呢?如果这个项目没有手续,或者手续不全,那么这个项目本身就是违法的,甚至可能是违建。
再次,农村的公益性墓地是不得对本乡、镇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,不得从事经营活动。不论是卖,还是租赁,都是不允许 的。而且,哪怕名义上是租赁了,实际上还是以租代售,没什么区别。
二、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对外出售的,比如《天津市殡葬管理条例实施办法》第十条明确规定:“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本乡、镇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,不得从事经营活动。”
现在有个问题需要反思,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愿意掏高价去买,这说明是有市场需求的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?说明在整个市场的陵园资源分配是有问题的,如果能有足够的资源让死有其所,不需要高价去购买,还会产生这种畸形的产业链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