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了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会上,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、办公室主任胡文辉在回答媒体关于《我不是药神》的提问时表示,药品的保护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,主要是要做好药品的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。
胡文辉表示,首先从国际上整个知识产权的工作实践来看,药品的保护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,主要是要做好药品的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。从国际上来看,有一些国家会出台一些专利的补偿期限制度,延长药物专利的保护期限,但同时也会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措施,比如说专利的强制许可等,这两个制度之间会形成制衡。
从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讲,如果药企没有研发动力,没有新的有效的药物尽快研发出来,实际上对公众利益是很大的损害。另一方面来讲,如果研发出来的药品价格过高,公众用不起,也是对公众利益很大的损害。所以这两个方面要有一个平衡。
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专利法以来,一直在考虑利益平衡的问题。一方面我国自85年起,就对药品有严格的专利保护,同时我们一直有专利强制许可的相关制度,在历次的专利法修改过程中,也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。
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第四次专利法的修改,希望大众继续关注专利法的修改,共同努力,实现老百姓既有好药用,又能用得起的目标。
国知局